自1月開始,豬肉價格處于震蕩下跌狀態,1月下半月受春節集中備貨影響,豬肉價格短時小幅反彈,但是并沒有改變價格下降的走勢,卓創資訊監測1月全國瘦肉型白條豬肉市場均價為19.18元/公斤,環比下跌13.56%,同比下跌58.00%。
春節過后豬肉市場再度出現下降態勢。與1月下半月較為平緩的走勢不同,2月開市后豬肉價格下降幅度較為明顯。10日全國瘦肉型白條豬肉市場均價參考17.15元/公斤,自7日以來累計下滑8.68%,較1月初下滑17.40%。
供需雙重因素拉低豬肉行情
除1月下旬屠宰企業集中備貨、豬肉走貨略有加快從而拉動豬肉價格短暫小漲之外,其余時段均呈下滑態勢。首先,由于看空后市,養殖端積極出欄生豬,供應充沛,豬價下降,從而影響肉價。其次,1月中上旬正處在12月腌臘季與1月下旬春節備貨的空檔期,終端需求低迷,進一步拉低豬肉價格。春節過后,終端豬肉需求比較疲軟,加之生豬價格下降,雙重因素導致2月份豬肉價格持續下降。
根據卓創資訊監測,1月以來全國外三元生豬出欄均價累計下滑20.69%;屠宰企業開工率自節后緩慢恢復,但整體仍處于較低水平。
多措施影響行情 價格有下降空間
對于屠宰板塊而言,節日過后豬肉價格下滑導致屠宰行業毛利壓力再度增加。為緩解豬肉價格下降帶來的壓力,近兩日屠宰企業有減少屠宰量、壓縮生豬采購成本的操作,以及降價促銷的措施。對于養殖板塊而言,降本增效的措施也比較多。從去年開始,養殖場陸續淘汰低效能的三元母豬,逐步替換為產能效率高的二元母豬。另外,出欄體重的下滑也是降本增效的一個措施,養殖單位目前出欄100-120公斤的生豬較多,以實現料肉比最優化。除此之外,管理成本、人員成本的壓縮也是舉措之一。
目前市場仍然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,生豬價格有繼續下降態勢,對于屠宰企業而言,生豬價格下降意味著原料采購成本回落,對肉價有一定拉低作用。加之近期豬肉市場處于傳統消費淡季,對豬肉市場無拉動效果,因此短線豬肉價格或仍然處于震蕩下滑的走勢。(本文來源于卓創資訊,僅供學習參考,如有侵權敬請聯系刪除)